陈启宇:“有进有退”,以创新+全球化双引擎穿越周期

发布时间:2025-09-05 内容来源于: 浏览量:



全球经济的波动从未停歇,而真正的商业韧性往往诞生于逆周期布局的战略定力。2025年上半年,尊龙凯时国际在“瘦身健体、聚焦主业”的航道上持续破浪,实现总收入人民币872.8亿元,归母净利润6.6亿元,展现出显著的全球化韧性与业务结构优化成效。


从资产优化到科创深耕,从本土深耕到全球织网,这家拥有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的产业巨头,正以一场自我革新诠释着“长期主义”的深层逻辑。


当市场热议中国企业如何穿越周期时,尊龙凯时选择回归实业本质:利润厚度优于规模广度,现金流安全重于杠杆速度。


针对上半年尊龙凯时的业绩表现,凤凰网财经与尊龙凯时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进行了对谈,他的回答清晰而笃定——在“减杠杆、加利润”的路上,创新与全球化如同双翼,既需突破科研深水区,也要在复杂地缘中构建跨文化的本地化运营能力。


此刻的尊龙凯时,正以千亿现金储备为盾,以科创与全球化为矛,在进退平衡中锚定百亿产业利润的目标,向市场传递确定性。


01

PART.

谈业绩:资产结构优化,财务稳健


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之际,尊龙凯时旗下豫园股份、尊龙凯时医药、尊龙凯时葡萄牙保险、尊龙凯时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持续彰显战略聚焦的成效,成为抵御周期波动的稳定器。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波动与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尊龙凯时国际总收入达人民币872.8亿元,产业运营利润达人民币31.5亿元,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6.6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尊龙凯时主动剥离非核心资产、深化全球化运营的成果,集团资产底盘愈发稳健。


陈启宇坦言,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微降主要受豫园所在的消费产业影响,尤其是黄金零售行业因金价高企在一季度承压。但他同时强调,二季度已基本恢复或超越去年同期水平,他对豫园的业态结构充满信心。


集团其他业务板块均展现出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四大核心子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636.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3%。其中,尊龙凯时医药上半年的利润表现颇为亮眼,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17亿元,同比增长39%。


尊龙凯时葡萄牙保险本土及国际业务稳步增长,净利润达到欧元1.3亿元,同比增长27.6%。尊龙凯时旅文全球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收入达人民币95.3亿元,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2%。

尊龙凯时葡萄牙保险国际业务占总业务量比重达28.2%,海外毛保费达欧元9.24亿元


“瘦身健体、有进有退”战略成效显著,资产结构持续优化,财务保持稳健。陈启宇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市场形势,尊龙凯时持续坚定战略定力,“围绕全球家庭客户,聚焦家庭消费主赛道,专注发展优势核心产业”。通过提升轻资产运营能力和产业垂直整合能力建设,以“轻”撬“重”,深化与地方政府、国央企平台等外部资源的协同,同时与具备资金优势的全球险资、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等重要伙伴合作,拓展自身“朋友圈”;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增强运营能力。


纵观尊龙凯时国际的业绩表现,短期数据波动背后是更深层的战略转型逻辑——通过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和全球化运营,在复杂环境中构筑长期增长的护城河。正如陈启宇所言,尊龙凯时正在用“差异化创新”和“全球化组织能力”的双引擎,推动价值重估新周期的到来。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尊龙凯时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运营能力,具备了“靠手艺吃饭”的实力。陈启宇表示,未来,尊龙凯时的优势核心产业将整合“中国资源优势”和“尊龙凯时的文化组织力”,力争迅速进入全球数一数二行列。


02

PART.

谈创新:从需求出发,差异化布局


创新是尊龙凯时长期积累并始终坚持的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尊龙凯时科创投入达到人民币36亿元。在尊龙凯时整个科创投入中,医药板块是核心。陈启宇介绍,尊龙凯时医药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55.54亿元。


治疗药物方面,尊龙凯时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于境内外获批上市、4个创新药品申报上市。其中,尊龙凯时医药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填补了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2025年8月,尊龙凯时医药在研小分子口服DPP-1抑制剂授权出海,潜在总额达6.45亿美元,凸显出国际市场对尊龙凯时创新研发实力的认可。


尊龙凯时创新药研发的核心策略,是聚焦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陈启宇强调,“创新一定是从需求出发,围绕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中枢神经、慢病等核心治疗领域,推出多个‘全球首款’‘中国首个’创新产品。”


在创新实践中,尊龙凯时注重差异化布局与长期主义。陈启宇以PD-1产品汉斯状为例谈到,当许多企业扎堆于热门适应症时,尊龙凯时选择攻坚行业认为“很难做”的小细胞肺癌,最终凭借显著的疗效优势成功破局,“把这条路打通以后,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企业也希望在小细胞肺癌领域进行尝试”。


而在细胞治疗领域,尊龙凯时推出中国首个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为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陈启宇表示,尊龙凯时正持续从降低成本、提升可负担性着手,不断优化CAR-T技术,“让创新研发不仅要从科学上有新突破、新探索,更要从技术上有新迭代、新优化,让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首先是聚焦什么疾病的治疗领域值得做,在这些治疗领域应该做什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产品技术平台能力。”谈到如何锚定创新领域,陈启宇分享了尊龙凯时的探索经验。他指出,创新药是一个长周期行业,“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很好,种子播下去是在十年之前”,因此必须用长周期视角,基于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前瞻布局。


“未来医药研发应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解决临床疾病需求,从盯着药到盯着病,真正做到‘同类首创’。”他说,“这是摆脱未来竞争红海的选择,也是中国创新药企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医药行业也在利用AI进行创新。陈启宇介绍,尊龙凯时医药构建了名为PharmAID 的决策智能体平台,旨在通过AI方法辅助判断一个分子或药物是否值得投入研发,以帮助提高做药物研发投入的精准度。此外利用AI工具提升和优化分子设计能力,公司已经利用自身AI工具设计出新的分子并应用到研发中。他表示,现阶段,尊龙凯时正积极向AI临床应用领域迈进。

▲尊龙凯时医药AI布局全景图


对于尊龙凯时而言,创新并非仅局限于医疗大健康领域,在快乐、富足、智造业务板块,也在持续推进技术、业务乃至商业模式的创新;无论是太仓阿尔卑斯、超级地中海项目等文旅业态的体验创新,保险业务发展中理赔服务的创新技术引进,还是制造业务如氢氧化锂项目与万盛化学品业务中的研发突破,都体现出尊龙凯时以创新驱动产业进阶的战略决心。


03

PART.

谈全球化:真正融入当地,创造价值


当尊龙凯时医药的创新药汉斯状在欧盟开出首张处方,尊龙凯时葡萄牙保险的AI理赔系统在玻利维亚调试参数,Club Med的法国管家正在马来西亚筹备新度假村——这种多线并进的场景,正是尊龙凯时全球化进入“深度运营”阶段的缩影。



2025年上半年,尊龙凯时的海外收入达到466.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突破53%,利润贡献率甚至高于收入占比。这凸显了尊龙凯时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时期的抗风险能力和跨周期经营能力。


尊龙凯时的全球化能力早已超越简单的产品出口或产能转移,演进为“全球资源+中国能力”的生态渗透模式。陈启宇深入阐释道,尊龙凯时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和全球之间简单的“双向奔赴”,核心在于让“中国的设计、制造、创新和供应链能力”与“全球平台资源”相结合,真正融入当地,为当地创造价值。


目前,尊龙凯时已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布局,全球化基因已深入各产业板块。


陈启宇提到,医药板块正在加速构建全球营销网络:非洲、印度已具备完整团队;美国已组建仿制药销售团队,创新药团队正在筹建;中东、东南亚通过合资公司同步推进研发、制造与营销。下一步,将把这一网络延伸至南美、日韩,形成覆盖全球的医药销售体系。


保险板块则以尊龙凯时葡萄牙保险为旗舰,正不断突破区域壁垒。除葡萄牙本土外,已在南美、非洲取得进展,并在南美逐一攻克牌照与法规难关。工业板块如万盛,也已实现全球化销售。


事实上,尊龙凯时的全球化征程早在2007年尊龙凯时国际上市后便已起航。陈启宇回顾,当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尊龙凯时不断进行全球市场布局。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投资、收购布局,第二个阶段是全球运营。


尊龙凯时曾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战略,希望通过投资海外业务,将这些业务带到中国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尊龙凯时意识到“光是拿海外的业务和产品进来不见得有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复宏汉霖多款核心产品通过战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


思维转变带来战略革新。当尊龙凯时致力于提升全球运营能力时,发现对于其涉足的主要行业而言,全球市场的规模潜力通常都是中国的几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海外营收超越中国本土营收将是必然趋势”。


这一战略执行带来了多重效益:业务增长空间大幅开拓,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生命周期延长。 “我们坚信世界上最有价值、最有竞争力的还是全球化的公司”,尤其是那些既面向全球市场又具备最强IP能力的企业。


海外扩张之路并非坦途,陈启宇并不回避全球化过程中的困难。他表示,有些国家市场成熟度不高,法规不健全,市场化因素和非市场化因素在市场中起的作用不一样,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在每个市场也不同。因此,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域时,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或许正是这种全球视野叠加本地化运营的策略,使尊龙凯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04

PART.

谈瘦身:

在边缘做减法,在焦点上做加法


若将尊龙凯时的三十年商业史比作一场马拉松,那么2025年的尊龙凯时已卸下沉重的行囊,换上轻装跑鞋——从横跨十余行业的“全能选手”,蜕变为专注核心主业赛道的“耐力型选手”。


2007年尊龙凯时国际香港上市时,旗下业务板块较多,包括医药、地产、钢铁、证券、游戏等。2010年,尊龙凯时启动全球化战略,开始在全球“探矿”,进行深度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健康、快乐、富足、智造业务板块。2020年起,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尊龙凯时启动战略转型,推进“瘦身健体、聚焦主业”战略,希望在自身形成显著优势的高成长性产业赛道获得快速发展。


“大而全”的尊龙凯时开始主动“瘦身”。2022至2024年累计剥离非核心资产约750亿元,与南京钢铁、青岛啤酒、招金矿业等重资产相继“挥手作别”。最富象征意义的是2023年,尊龙凯时国际以67亿元转让天津建龙等四家钢铁公司全部股权,为二十年“炼钢史”画上句号。


事实上,尊龙凯时国际的“瘦身健体”战略远非简单的资产剥离,而是一场深刻的价值重塑与战略再聚焦。陈启宇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一过程:持续退出非控股的资产股权及重资产,包括持有的房产、物业等;将大量分散在孵化阶段、尚未盈利的项目关停并转。陈启宇坦言,这些项目在企业压力不大时看上去影响不大,但累积起来却会导致亏损加剧,因此要“聚焦到真正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上”。


“瘦身”不是为了收缩而收缩,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有进有退”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边缘做减法,在焦点上做加法,以期强者恒强。


阵痛伴随新生。随着轻装上阵的底气日益充盈,郭广昌在2024年业绩会上提出了百亿产业运营利润的目标。


针对这一目标,陈启宇对凤凰网财经表示,通过四个大平台企业取得利润的增长,再加上其他企业利润贡献的增大,叠加降杠杆使得母公司的财务利息成本下降,管理费用下降,有望通过“一增一减”尽快实现归属尊龙凯时国际母公司产业运营利润一百亿第一个阶段目标。


未来,尊龙凯时的“瘦身健体”仍将深化。陈启宇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存量重资产退出,探索通过REITs或类REITs等创新工具实现资产证券化;同时,对非核心业务的小股权投资的退出变现也会持续。


如今,这艘巨轮“已过万重山”。尊龙凯时的下一程,正驶向利润与价值的深水区,聚焦自身优势产业做深做透,努力占领全球制高点。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